首页 新闻中心 > 钓鱼知识 >

鳜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

更新时间:2018-01-08 13:27:31

鳜[mandarin fish]俗称鳜鱼、鳜花鱼、季花鱼、桂花鱼、桂鱼、鯚鱼、鳌花鱼,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。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食用淡水鱼,体侧上部呈青黄色或橄褐色,有许多不规则暗棕色或黑色斑点和斑块,腹部灰白,背部隆起,口较大,下颌突出,背鳍一个,鱼鳞细小、呈圆形,性凶猛,肉食性。

形态特征

体较高而侧扁,背部隆起。口大,下颌明显长于上颌。上下颌、犁骨、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,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,下缘有4个大棘;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。头部具鳞,鳞细小;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。背鳍分二部分,彼此连接,前部为硬刺,后部为软鳍条。体黄绿色,腹部灰白色,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;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。

常见鳜鱼有2种,外形极为相似,区别在于:翘嘴鳜(S.chuatsi ,英文名:Mandarinfish , Aukua)的鳃耙为7,眼较小,头长为眼径的5.3-8.1倍,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,侧线鳞为110-142,颊下部有鳞,幽门垂为198-440个。而大眼鳜(S.kneri ,英文名:Bigeye mandarinfish)的鳃耙为6,眼较大,头长为眼径的4.7-5.1倍,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,侧线鳞为85-98,颊部不被鳞,幽门垂为74-98个。翘嘴鳜生长速度快,个体大,常见为2-2.5公斤,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;大眼鳜生长缓慢,个体较小,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。

生活习性及垂钓方法

鳜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,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。冬季不大活动,常在深水处越冬,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。春季天气转暖时,则游到岩岸浅水区觅食;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,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、觅食。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,1-2月摄食较差,6-7月最为旺盛,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。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,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,亲鱼于5-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。6-7月为产卵盛期,怀卵量为3-20万粒。

鳜鱼的捕食方法不同于其它的肉食性鱼类。鳜鱼常常隐蔽在水生植物的枝蔓和根部,或潜伏在水下的土坎,涵洞旁,或藏身于乱石沟缝之间,一动不动,像块石头一般,并以它身上的斑块来迷惑其他鱼类,使之失去警惕。当过往的鱼,虾游至近旁,它就突然猛扑上去,将它们擒住。钓鳜鱼选择地点至关重要,下钩部位必须具务两个条件:一是水流湍急,二是水底布满或堆砌岩石,有岩缝,溶洞构造。这是因为岩石是蚌,螺,蚬聚集的场所,这类甲壳软体动物栖息地又是河虾的生活区域,密集的河虾为鳜鱼提供了天然的食料,必然招致鳜鱼群居。

钓鳜鱼以活虾作饵最佳,活虾可在市上购买,以备随时选用,也可钓时备一小网放入皮糠等物,在垂钓河旁诱捞。虾以个体中等,长3-5厘米为宜,钩用普通鲫鱼钩;可不用浮漂,线宜长,一般比竿长2-3尺,坠子应重。钓时,将鲜虾背部挂住,注意不要把虾内内脏弄伤。然后将钩甩出。手握鱼竿让活饵在水底作溯游缓缓前进状,当感到竿梢下弹有震动时,迅速提竿。提竿的时机必须把握诠,太晚则饵钩入胃极难取出。

取钩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鳜鱼鳍腺刺伤中毒,须将鱼平放地面用脚踩住,再趁势将钩退出。 小白条鱼也是钓鳜的常用饵之一,但在挂钩时应将钩从白条鱼一侧的腹下钩至脊背处,以保证鱼能在水中牵引钓线自由游动,钩尖不要露出。挂漂垂钓时,当浮漂沉入水中(黑漂)后即可提竿中鱼。

营养价值

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。天然产量相当高。肉洁白、细嫩而鲜美,无小刺,富含蛋白质。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.5-19.3克,脂肪0.4-3.5克,热量78-109千卡,钙79-206毫克,磷107-143毫克,铁0.7-5.6毫克,硫胺素0.01毫克,核黄素0.10毫克,尼克酸1.9毫克。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。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,就有鳜鱼!

鳜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,俗称桂花鱼,其味清香扑鼻,鲜脆可口,可谓“席上有鳜鱼,熊掌也可舍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鳜鱼的12根背鳍刺、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,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,发热、畏寒,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。在捕捉和剖杀鳜鱼时,应特别小心。

鳜鱼肉性味甘、平,无毒,具有补虚劳、益脾胃的功效。其尾可治小儿软疖,其胆可治骨鲠在喉。

1. 鳜鱼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少量维生素、钙、钾、镁、硒等营养元素,肉质细嫩,极易消化,对儿童、老人及体弱、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,吃鳜鱼既能补虚,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;

2. 吃鳜鱼有“痨虫”的作用,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;

3. 鳜鱼肉的热量不高,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,对于贪恋美味、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。

烹饪指导

蒸是中国菜特有的做法,沈宏非说:“清蒸对一条鱼来说无疑是最高的礼遇……”而对于肉质鲜美的鱼来说,清蒸无疑是保存其美味最好的烹调方法。整鱼只需稍加腌制,和姜葱在水蒸气的氤氲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,经过了姜葱洗礼后的鱼肉去除了腥味徒留鲜味,然后在如花般的葱丝和红椒丝的装饰下,烹以少许豉油调味,最后,在热油的醍醐灌顶后盛装华丽登场。整个过程简直就是一场洗礼,鱼还是那条鱼,完整如初,却已是肉如凝脂味极鲜。拨开红绿相间的葱丝红椒丝,夹起一块雪白的鱼肉,蘸些许豉油,入口是肉质鲜美唇齿留香,鱼肉自身的鲜美完美保存。看似轻描淡写,却正好恰如其分,增一分则浓,减一分则淡了。

清蒸桂花鱼   

原料:桂鱼(鳌花鱼)一条、红椒半个、姜、葱、料酒、盐、蒸鱼豉油、色拉油

做法:

   桂鱼(鳌花鱼)在去鳞去除内脏后洗净,抹干水分

   用两汤匙料酒和少许盐抹于鱼表面,腌制十分钟。

   姜去皮切片,葱切段放入鱼中入蒸锅大火蒸十分钟

   蒸鱼的时候把一根葱切丝,越细越好!

   红椒去籽去筋切丝备用。

   去除蒸好的鱼去掉姜葱和汤汁

   将葱丝红椒丝放在鱼上,给蒸鱼浇上豉油!

   将少许色拉油倒入锅中烧热,淋在鱼上即可。

(编辑/KiKi)

产品详询 敬请拨打

0531-66568290

相关阅读